Good Luck To You!

MK体育-纳赛尔:对姆巴佩离开毫无遗憾,今年没有他我们反而很幸运

CBA 3℃ 0

  别无选择也许很苦恼,可更多时候,让人无奈和绝望的不是没得选,而是选哪个都一样。

  比如,面对不能延迟的死亡,是保守治疗还是激进治疗?你该怎么选?

  1

  医院走廊里,L拿着父亲的手术抢救同意书,却迟迟不肯签字,周围的人都看着他窃窃私语。

  L的父亲癌症晚期,已经没有多少时间了,这时癌细胞又扩散到了脊椎,医院表示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脊椎肿块,但这只是“安慰性治疗”,并不能延长病人的生命。

  

  如果签字,父亲将面临风险很高的手术,整个手术过程会非常难熬:要将手术工具伸入脊椎才能操作,还要打开胸腔,切除一根肋骨,拿掉一片肺叶,手术中失血量会很大,并且术后易引发各种并发症,甚至导致重要器官的衰竭……重点是,不能延长生命。

  可如果不签字,父亲的癌细胞会沿胸椎迅速扩散,持续压迫脊椎,导致瘫痪,此外,父亲和其他人也许会认为,是因为L不签字同意手术才导致父亲忍受痛苦的,说他不孝的那些风言风语传到父亲耳朵里,怕还会伤了父亲的心。

  L很为难,不希望父亲受苦,但也怕流言蜚语,这同意书到底签还是不签?

  2

  作为子女,当明知道手术抢救只是在增添病人痛苦时,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选择?

  L的父亲已经65岁了,患了一种转移性的前列腺癌,是不可治愈的。患病期间消瘦了50斤,腹部、阴囊和双腿都积满了液体,右腿不能动,大便失禁……

  看着如此痛苦的父亲,犹豫再三的L还是如实告诉了父亲,想知道他的想法。

  

  “别放弃我,只要我还有任何机会,一定让我试一试!”父亲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生欲望。

  L尊重父亲意愿,签了手术同意书。8小时后,手术很成功,但父亲却没能醒过来,一直住在监护室,还并发了呼吸衰竭、系统性感染、血栓、内出血等各种症状,术后14天,去世了,离开的时候,他的嘴里还插着管子。

  很难想象,L父亲去世前经历了怎样的痛苦,就算不能说话,可意识还清醒,身体还有痛觉,L是心疼父亲的,不希望他像母亲一样,临走时那么痛苦,毕竟这种手术做或者不做,并不能改变结果,在L眼中,如果生命无法延长,又何必让身体遭受这无谓的痛苦?

  3

  和L的父亲不同,有些人会觉得,相比痛苦的活着治疗,顺其自然的结束生命,反而是一种成全。

  杜先生58岁时查出癌症晚期,这时的他正经营一家商务咨询公司,在业界小有名气,以他的身家根本不会治不起癌症。

  可世界上很多事,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,也许人生最公平的就是每人每天都只有24小时,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,谁也不比谁多什么。

  杜先生的独生女一直在美国留学,妻子也于前年去世了,关于患癌这件事,除了他和医生,再没有别人知道。

  

  “医生,我的事我自己说了算,您直接告诉我,如果手术化疗,还能活多长时间?”

  “情况乐观的话,8年吧。”

  “那不化疗呢?单纯配合药物治疗。”

  “保守估计,6~7年。”

  

  杜先生衡量了治病的性价比,如果化疗,需要承受非常痛苦的治疗过程、花费大量的医疗费,女儿还要回国照顾自己,重点是,并不能痊愈,生命也不会多出几年;如果不手术、不化疗,可能要早走2年,但却可以体面的过完这一生,如果幸运的话,也许还能扛得住阎王爷,也都不好说。

  考虑一段时间后,杜先生做了决定。

  他放下了工作,公司交给最信赖的朋友打理,然后给自己制定了一个5年计划,罗列出最想做的事和最想去的地方,逐一见自己最想见的亲人和朋友,每天写下心路历程,开始为自己的离去做准备——无论如何,不留遗憾。

纳赛尔:对姆巴佩离开毫无遗憾,今年没有他我们反而很幸运

  

  他没有选择过激的手术治疗及化疗,而是保守的进行药物治疗,用健康的心态和习惯对抗病魔。

纳赛尔:对姆巴佩离开毫无遗憾,今年没有他我们反而很幸运

  可能和他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关,医生口中不到7年的寿命,杜先生却将它延长到了11年。他在日记里写到:“其实死亡并可怕,可怕的是对人生有很多遗憾,对亲朋仍有亏欠,对自己还有很多不满,好在,这些我都没有,相反,我为自己的死去已经做了好几年的准备,没有恐惧,而是坦然。”

  我们无法评判哪一种选择更好,只是生命诚可贵,活着的每一天都不可复制,是躺在病床上在病房里度过余生,还是阅尽千帆,毫无遗憾的挥手说再见,只有当事人才懂,哪个是自己最想要的。

  4

  死亡,对很多人而言是一个陌生而遥远的命题。

  特别是对大部分年轻人而言,虽然理智上都知道死亡终将悄然而至,即便我们躲过了众多意外,仍有岁月风霜添加在我们身体上的老态,终将白了头、驼了背。只是时光漫长,长到好像死亡永远不会降临。

  在传统观念里,亲人生命垂危,不能眼睁睁的放任不治疗,只要有一点点生的希望,都不能放弃。一方面是不能接受和亲人就此阴阳两隔,一方面希望能有奇迹发生,延长生命,当然,更少不了道德伦理的助推。

  有多少年轻人,明知道激进的治疗没什么实际意义,还是会说“抢救吧,起码我们尽力了”、“手术吧,让老人心里舒服点,不能让他觉得我们放弃他了”、“还是治吧,不然别人会认为我们不孝,都不坚持一下”……

  

  面对死亡,如果你太理智的分析当下的选择,反而会被人认作冷血、喷你不孝无情,很少有人愿意承认,这种激进治疗不能延长寿命,却能加重痛苦,唯一的好处,也不过是减轻家属的愧疚感,给人一种“我尽力了”的“光环”。

  在提倡“临终关怀”的今天,我们更应该尊重一个人的自主选择权,除了选择以什么方式活着,还应该有权利选择以什么样的方式走完人生最后的旅程,作为家属,更应该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,而不是想当然的徒增病人的苦楚。

  当然,不是说有病不治,或是能治好却中途放弃,而是每个人都该树立正确的生死观,能够表达幷被尊重。

  5

  中国的传统总是避讳谈论生死,觉得不吉利,难道不谈死亡就不会来吗?其实完全可以在你健康的时候和家人坐下来好好谈一谈,如果真的有那一天,你是否愿意进入ICU,与亲人隔离,浑身插满管子,让医生和那些冷冰冰的仪器陪伴着,走完人生最后一段路?

  如果你愿意,就像文中L的父亲一样,告诉你的家人,无论如何,一定要坚持治疗抢救到最后。

  如果你不愿意,也要告诉家人,倘若只是寻求心理安慰,那大可去除那些痛苦的治疗,用最后的时间做一些喜欢却还没做的事,好好享受生命最后的时光,然后顺其自然的离开,子女无需为难,更不用怕背负“不孝”的骂名,因为这是你的选择。

  

  人生短短几十年,我们终将离去,你的选择值得也应该被尊重,你的要求也该让别人理解并支持,来世间走一这遭,我们每个人都有权选择,是面目狰狞、饱受折磨,还是看破生死、云淡风轻,毕竟潇洒了一辈子,谁不想走得有尊严呢?

评论留言

暂时没有留言!

我要留言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